摘要:黄河 明代医家。著《医学汇纂济世丹砂》(又名《医学搜精》)二卷。
06-01-11摘要: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黄汗身肿之症,身热胸满,四肢黄肿而渴,状如风水,汗出沾衣,色如柏汁,久不愈,必致痈脓,又有不恶风,小便利,若上焦寒,口多涎,身冷肿痛,状如周痹,胸中窒,不能食。又有两胫不冷,反发...
06-01-11摘要:黄汗 病名。因汗出入水,水热互郁于肌表,所致身肿、发热、汗出色黄如柏汁的病症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黄汗之为病,身体肿,发热,汗出而渴,状如风水,汗沾衣,色正黄如蘖汁,脉自沉。由汗出入水壅...
06-01-11摘要:黄冠道人 宋代医生。
06-01-11摘要:黄瓜痈 病名。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。出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四。亦名黄瓜疽、肉色。
06-01-11摘要:撰《医学求真录》十六卷于1750年,未见流传。现有《脉理求真》、《本草求真》、《锦芳医案》(又名《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》均刊于1769年。其中以《本草求真》一书系对《本草纲目》删繁撮要而成,影响较为广泛,简...
06-01-11摘要:撰《医学求真录》十六卷于1750年,未见流传。现有《脉理求真》、《本草求真》、《锦芳医案》(又名《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》均刊于1769年。其中以《本草求真》一书系对《本草纲目》删繁撮要而成,影响较为广泛,简...
06-01-11摘要:黄鼓疔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多生口角、腮、颧、眼胞等处。初起黄泡,光亮明润,四畔红色缠绕,麻痒感间作,重则恶心呕吐,肢体木痛、寒热交作,烦渴干哕,此属脾经毒火而发。
06-01-11摘要:黄公兴 南北朝时梁代人。生平欠详。著《脉经》六卷,隋朝时已佚。
06-01-11摘要:黄蜂入洞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 ①用屈曲的大拇指按揉小儿的外耳道,有通气作用。见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 ②将耳壳折向前方以掩住耳门,有通气作用。
06-01-11摘要:黄风内障 病证名。又名黄风。 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于绿风内障证指出:“久则变为黄风。
06-01-11摘要:黄风内障 病证名。又名黄风。 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于绿风内障证指出:“久则变为黄风。
06-01-11摘要:见《古今医统》。即黄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06-01-11摘要:黄丁 病名。 ①五丁之一。《华氏中藏经》卷中:“黄丁者,起于唇龈边,其色黄,中有黄水。 ②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三。
06-01-11摘要:黄耳伤寒 病证名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第八章:“风温时毒,先犯少阳,续感暴寒而发。乃太少两阳合病,状类伤寒,以其两耳发黄,故见形定名为黄耳伤寒。
06-01-11摘要:黄耳类伤寒 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三:“凡耳中策策痛者,是风入肾经也。不治则变,恶寒发热,脊强背直,如痉之状,曰黄耳伤寒。此不可作正伤寒治,宜小续命汤去附子,加僵蚕、天麻、羌、独,次用荆防败毒散加...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阴符经》 著作名。简称《阴符经》。传本有分为《神仙抱一演道章》、《富国安民演法章》、《强兵战胜演术章》之上、中、下三篇者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 医方著作。卷一-二诸证门,将《素问》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。卷三-十五分为风、热、伤寒、积聚、水湿、痰饮、燥、妇人、补养、诸痛、痔漏、疟疾、眼目、小儿等各门...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素问宣明论方》 医方著作。卷一-二诸证门,将《素问》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。卷三-十五分为风、热、伤寒、积聚、水湿、痰饮、燥、妇人、补养、诸痛、痔漏、疟疾、眼目、小儿等各门...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》 针灸经络著作。见《随书·经籍志》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作《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》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虾蟆经》 针灸著作。又名《黄帝针灸虾蟆忌》。为现存较早的针灸文献。其主要内容为针灸禁忌部位和图形等,并无实际临床意义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太素》 医经著作。又称《太素》,是《黄帝内经》的一种早期传本。包括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)两部分的内容。本书不仅保存了《黄帝内经》中一些原文的较早形态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译释》 医经著作。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。本书将《内经·素问》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,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校义》 医经著作。书中将《素问》中难解的字、句、文义摘出三十条,通过考据训诂,加以释义。可供校勘《素问》的参考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吴注》 医经著作。本书是《素问》全注本的一种,书中将现存《素问》一书七十九篇(无刺法论、本病论二篇)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,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,注文比较简明。在《素问》诠注本中是有较大...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》 医经著作。十卷。本书据《素问》一书选录约65篇部分原文编辑而成。是一部经过选编的《素问》王、马合注本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集注》 医经著作。本书与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。对于《内经》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。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《内经》全注本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》 医经著作。本书是将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内容分类合编而成。是分类研究《内经》的著作之一,对于学习《内经》者同类比较、加深理解等方面确有积极意义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》 医经著作。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研究班编。本书是《素问》一书的白话注释,除对原文进行语译外,每篇列有本篇大意、体会,或附词字释义等项。对于读者理解《素问》原文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始生考》 医经著作。本书节录《素问》与《灵枢》二书中有关“始生”(意为最早产生)的原文,虽然作了某些分类,但体裁仍较为零乱,且未加注释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 针灸著作。简称《黄帝内经明堂》。是《黄帝明堂经》的一种注本。唐以后失传,现只存一卷(卷一),是根据日本发现的残卷刊印的,有《丛书集成》本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 医经著作。又名《灵枢注证发微》。本书是最早的《灵枢》全注本。书中《灵枢》原文悉依南宋·史崧传本,共八十一篇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内经》 医经著作。简称《内经》。原书十八卷,即《素问》和《针经》(唐以后的传本改称《灵枢》)各九卷。《内经》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,举凡人与自然、摄生、防病、生理、脏腑、经络、病证、诊断治疗、...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明堂偃侧人图》 针灸经络著作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作《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》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明堂经》 针灸著作。主要有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(后辑录于《针灸甲乙经》一书中)及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明堂经》 针灸著作。主要有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(后辑录于《针灸甲乙经》一书中)及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。
06-01-11摘要:黄疸二十八候 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即黄疸候、急黄候、黄汗候、犯黄候、劳黄候、脑黄候、阴黄候、内黄候、行黄候、癖黄候、噤黄候、五色黄候、风黄候、因黄发血候、因黄发痢候、因黄发痔候、因黄发...
06-01-11摘要:《黄帝脉诀》 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澹翁医案》 医案著作。其中医案二卷,多属内科杂病。本书收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06-01-11摘要:《黄澹翁医案》 医案著作。其中医案二卷,多属内科杂病。本书收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06-01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