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《景岳全书》 综合性医书。全书分传忠录、脉神章、伤寒典、杂证谟、妇人规、小儿则、麻疹论、痘疹诠、外科钤、本草正、新方、古方、外科方等。全书取材广泛,择取诸家精要,对内外妇儿等各科临床辨证论治作了较系...
06-01-11摘要:《景景医话》 医论医话著作。所附《医谈录旧》辑录笔记小说中有关医事记载,多属怪症奇治等内容。本书收入《(鱼孚)溪陆氏医述》中。
06-01-11摘要:景日昣(zhēn) 清初医家。撰有《嵩崖(一作厓)尊生书》十五卷(1696年)。
06-01-11摘要:颈腋 颈部及腋下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,皆何气使生。
06-01-11摘要:颈部单侧或双侧胀肿粗大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:“有颈项肿痛,寒热头眩者,是气毒,宜加味藿香散。有颈项结核浮肿,先寒后热者,此风寒所搏,宜防风解毒汤。有颈项结核坚肿,色红渐热者,是热毒,宜连翘...
06-01-11摘要:颈痈 病名。指位于颈部之痈疮。出《素问·病能论》。
06-01-11摘要:见《幼科发挥》。小儿颈细,多伴有头倾而无力。
06-01-11摘要:颈中 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臂臑。见该条。
06-01-11摘要:颈项 人体部位名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大风颈项痛,刺风府。
06-01-11摘要:颈项强急 证名。颈项肌肉筋脉牵强拘急之证。为痉病主证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者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面赤目赤,独头动摇,卒口噤,背反张者,痉病也。
06-01-11摘要:颈项强痛 证名。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之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:“颈项强痛,肝、肾、膀胱病也。三经感受风寒湿邪,则项强。
06-01-11摘要:颈脉动 证名。结喉两旁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(即颈总动脉)搏动亢进之证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视人之目窠上微痈(“痈”,《脉经》作拥),如新卧起状,其颈脉动,时咳,按其手足上,窅而不起者,风水肤胀也。
06-01-11摘要:颈脉动 证名。结喉两旁足阳明经人迎穴处动脉(即颈总动脉)搏动亢进之证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视人之目窠上微痈(“痈”,《脉经》作拥),如新卧起状,其颈脉动,时咳,按其手足上,窅而不起者,风水肤胀也。
06-01-11摘要:颈蝗 病名。指颈部所生痈疮之一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:“颈蝗其毒不红,其形坚硬无脓,一年半载长久如此,不能穿溃,两头锁颈,嗜人脂血,食血一饱,病人即将危矣。
06-01-11摘要:颈蝗 病名。指颈部所生痈疮之一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:“颈蝗其毒不红,其形坚硬无脓,一年半载长久如此,不能穿溃,两头锁颈,嗜人脂血,食血一饱,病人即将危矣。
06-01-11摘要:颈 即脖子的前侧。古人把脖子分为前后两部,前部为颈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春不病颈项,仲夏不病胸胁。
06-01-11摘要:颈 即脖子的前侧。古人把脖子分为前后两部,前部为颈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春不病颈项,仲夏不病胸胁。
06-01-11摘要:俗称天柱骨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“颈骨者,头之茎骨,肩骨上际之骨,俗名天柱骨也。
06-01-11摘要:颈骨折 病名。指颈椎骨因外伤而损折者。出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六。即天柱骨折。
06-01-11摘要:井穴 五输穴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所出为井”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病在藏者,取之井。”《难经·六十八难》:“井主心下满。
06-01-11摘要:井栏骨折断 病名。即锁骨骨折。出《陈氏秘传》。井栏骨即锁骨,证治参锁子骨伤条。
06-01-11摘要:井灶 推拿穴位名。即两鼻孔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卷二:“须用葱姜煎汤,以左手托病者头后,用右手大指面,蘸汤摩洗两鼻孔三十六次,谓之洗井灶、以通脏腑之气。
06-01-11摘要:发于胸部鸠尾穴、中庭穴部位之痈疽。出《灵枢·痈疽》,又名井泉疽、胸发、穿心冷瘘、慢心锐毒、心漏、穿心毒、穿心疔。鸠尾穴位于剑突下半寸,中庭穴在膻中穴(两乳间陷中)下一点六寸处。膻中与鸠尾间为胸腹中线...
06-01-11摘要:《证治要诀·白浊》:“如白浊甚,下淀如泥,或稠粘如胶,频逆而涩痛异常,此非是热淋,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。或湿热流注精室而成。症见阴茎口常流米泔样或糊状浊物,茎中或痒或痛,甚则如刀割火灼,而尿色自清。...
06-01-11摘要:精液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。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一认为精液廓即为坎(水)廓。肾与膀胱为表里,乃真水之源,以输精液,故曰精液廓。
06-01-11摘要: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,血之所并为气虚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不胜其阳,则脉流薄疾,并乃狂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并于阴,气并于阳,故为惊狂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上下不并。
06-01-11摘要:精液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。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一认为精液廓即为坎(水)廓。肾与膀胱为表里,乃真水之源,以输精液,故曰精液廓。
06-01-11摘要:精液 ①泛指体液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血溢流注,精液乃少。
06-01-11摘要:精血同源 精和血都靠饮食营养所化生,故称。参精血条。
06-01-11摘要:精血 生理学名词。系精与血的统称,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精的形成,亦靠后天饮食所化生,故有“精血同源”之说,精血的盈亏决定人体的健康与否。
06-01-11摘要:精阳气 指阳气的精微者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三络,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。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。
06-01-11摘要:精微 ①食物精纯微小的部分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谷始入于胃,其精微者,先出于胃之两焦,以溉五脏,别出两行,营卫之道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五色精微象见矣,其寿不久也。”一说“精微”是真元之气。
06-01-11摘要:指人体精液遗失过甚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精脱者,耳聋。
06-01-11摘要:精虚三消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因情志、房劳损伤阴精所致的三消。
06-01-11摘要:精微 ①食物精纯微小的部分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谷始入于胃,其精微者,先出于胃之两焦,以溉五脏,别出两行,营卫之道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五色精微象见矣,其寿不久也。”一说“精微”是真元之气。
06-01-11摘要:精神内守 指精神内存,即精无妄伤,神无妄动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,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
06-01-11摘要: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即指滑精。详见该条。
06-01-11摘要:精髓枯淋症 淋证之一。多因气血虚衰,精髓干枯所致(见罗应章《经验医案·溲淋》。
06-01-11摘要:精室 指命门。《难经·三十六难》:“命门者,诸精神之所舍,原气之所系也。
06-01-11摘要:精伤 指精气、精血耗损的疾患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恐惧而不解则伤精,精伤则骨酸、痿厥、精时自下。
06-01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