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显示 收起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本院2001年10月~2004年10月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共110例,随机分两组,治疗组60例,男38例,女22例,1~3岁27例,3~7岁23例,7~14岁10例;对照组50例,男32例,女18例,1~3岁22例,3~7岁19例,7~14岁9例。
1.2 诊断标准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,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咽部充血、扁桃体肿大,肺部X线透视或X线片无异常改变,血常规检查血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,分类正常或淋巴细胞增高,部分见中性粒细胞偏高。
1.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按每天10~20ml,溶于5%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,每天1次,疗程3~5天。对照组用病毒唑注射液按每天10mg/kg,溶于5%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,每天1次,疗程3~5天。两组患儿均采用阿莫西林口服抗炎治疗,每天观察并记录症状、体征及不良反应等。
2 结果
2.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: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;有效:病情明显好转,但还有轻微症状;无效:用药5天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。
2.2 疗效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有显著性(χ 2=6.03,P<0.05),见表1。两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,症状改善状况差异均有显著性,见表2。
表1 鱼腥草注射液组与病毒唑组药物疗效比较(略)
注:与病毒唑组比较, △ P<0.05
表2 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(略)
注:与病毒唑组比较 △ P<0.05, △△ P<0.01
2.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。
3 讨论
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,由于儿童呼吸道的解剖和生理特点,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容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,但以病毒居多,约为90%,其次是细菌、支原体感染等。病原体主要侵犯鼻、咽、扁桃体等部位,通过释放内、外毒素等方式而引起小儿上呼吸道症状,以秋、冬季节发病较多见。
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、消痈排脓、利尿通淋等作用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 [1] ,鱼腥草主要含有鱼腥草素,它对流感病毒AB型,呼吸道含胞病毒和腺病毒有灭活作用。
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溶血性链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,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,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和增加白介素浓度。鱼腥草对造血功能、肝功能、肾功能无异常影响。治疗结果表明,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,能迅速降低体温、镇咳、缩短病程,促进疾病痊愈,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,特别适合用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[2] 。
参考文献
1 雷载权.中药学,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5,74-75.
2 汤建桥,金建华,刘昌玉.鱼腥草注射液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8例.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,2001,21(2):133.
作者单位: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