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显示 收起
近期,美国科学家针对流体的物理特性做了相关的测试:在正常的通风条件下,他们在公共厕所马桶和小便池的不同高度,分别放置了一个粒子计数器,用于收集冲水时产生的飞沫的数据,最后获取了马桶冲水、有盖马桶冲水和小便池冲水3种不同场景的数据。
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,研究人员发现:在不关闭马桶盖的前提下冲水之后,马桶和小便池周围环境中检测到的气溶胶水平大幅增加,每次产生的飞沫都达到数万个,飞沫大小几乎都在3μm以下,体积很小,因此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的时间。如果飞沫中刚好携带了传染性的微生物,那么就会造成传播风险。
而在关闭马桶盖之后再冲水的情况下,空气中悬浮的飞沫数量明显变少了。
不过研究人员认为,虽然关闭马桶盖后冲水,飞沫数量不多,但气溶胶液滴会通过马桶盖和坐便器之间的缝隙漏出,时间一长,就会越积越多,易造成健康隐患。
最后,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教授Manhar Dhanak说到:降低气溶胶在公共厕所的积累,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公共空间的通风性。